服务热线
400-0909-258
此测试标准在1950年被AATCC RA60委员所发展,并于1952,1954,1957,1960,1961,1970,1972,1986(更改名字)作过更改,于1956,1962,1965,1968,1969,1975,1980,1985重新肯定,并于1973,1974,1975,1976,1981,1983,1984作过更改。等同于ISO105-C06。
一、
目的与范围
1.1
此加速洗涤测试,是专为评估织物对经常洗涤下其颜色的坚牢度。织物用典型的手洗、家庭或商业上机洗、添加或不添加氯等五种方法,其颜色的损失及织物表面因洗衣粉溶液及磨蚀动作所引起颜色的改变,通常都用45分钟的试验时间。然而,五种洗涤方法,即手洗、家庭或商业机洗所造成的沾染程度,并不能通过45min的测试来预测。沾染是染色织物对原未染织物的比例作用,所洗织物中的不同的纤维成份及其它情况,都不是经常可以预知的。
二、
原理
2.1
样本是在适当的温度,洗衣粉溶液,漂白及磨蚀的条件下试验,使颜色如在手洗、商业/家庭中机洗般起类似的改变。使色变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而磨蚀作用,就是织物与容器之间的磨擦及低水比与钢珠打在织物上所引起的结果。
三、
专业术语
3.1 色牢度——如物质在进行操作、试验、储存或应用时,该物质的颜色变更抵抗能力,或该物质的颜色转移往邻近的物质的结果。
3.2
洗涤——就纺织物而言,一个用水溶液将其污渍除去的过程,通常包括后来的清洗、脱水及烘干。
四、安全的预防措施(略)
五、
设备及物料
5.1 皂洗机
5.1.1 皂洗机,可将密封的容器在恒温控制的水溶中转动,速度为40±2RPM(参考12.1)
5.1.2
500ml的不锈钢杯(参考12.1),用于1A测试 75 x 125 mm (3.0 x 5.0 inch)
5.1.3 1200ml的不锈钢杯,90 x
200 mm(3.5 x 8.0 inch)(用于2A,3A,4A 和测试)
5.1.4
用来固定钢杯(5.1.3)在皂洗机上的架子。(参考12.1)
5.1.5 6mm(0.25 inch) 直径的不锈钢珠(参考12.1)
5.1.6
聚四氟乙烯塑料垫圈(参考7.4.2、12.1和12.2)
5.1.7 预热/贮存模块(参考7.4、12.1和12.3)
5.2
测试结果评级用灰卡
5.2.1 AATCC彩色转移灰卡(参考12.4)
5.2.2 AATCC变色灰卡(参考12.4)
5.2.3
AATCC沾色灰卡(参考12.4)
5.3 试剂和材料
5.3.1
1#多纤维测试布包括Acetate、Cotton、Nylon、Silk、Viscose
rayon和Wool。10#和10A#多纤维布包括Acetate、Cotton、Nylon、Polyester、Acrylic和Wool(参考12.5)
5.3.2
组织为80x80、布重为136±10g/sq.m(4.0±0.3oz/sq.yd)的退浆漂白棉布,无荧光增白剂(参考12.5)
5.3.3 AATCC
1993 WOB标准皂粉,无荧光增白剂及无磷(参考10.5和12.6)
5.3.4 AATCC
1993标准皂粉(含荧光增白剂)(参考10.5和12.6)
5.3.5 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参考12.7)
5.3.6 次氯酸钠
NaClO(参考12.8)
5.3.7 碳酸钠 Na2CO3
5.3.8 10% 的硫酸(参考12.8.1)
5.3.9 10%
的碘化钾(参考12.8.1)
5.3.10 0.1N 硫代硫酸钠(参考12.8.1)
5.3.11 50 mm
正方形磨擦测试衬布(参考12.9)
5.3.12 白纸卡(样本固定),至少带85%的Y色刺激值
六、测试样本
6.1
不同测试所需样本尺寸如下:5 x 10 cm (2 x 4 inch)用于试验 1A,试验 2A,3A,4A 是和 则为 5 x 15 cm (2 x 6
inch)
6.2 每一钢杯只能放一块测试样本
6.2.1 每个样本做一个测试样,为提高准确性,有可能需要重测
6.3
为确定测试1A和2A中的沾色程度,用多纤维测试布。为确定测试3A中的沾色程度,可用多纤维测试布或经漂白棉布,就测试3A而言,是否使用多纤维测试布是可选择的,但醋酸纤维,尼龙,聚酯及丙烯酸纤维的沾色程度将不被注意,除非所测试布中有上述其中一种纤维。在测试4A及中不测试沾色程度(参考12.10和12.11)
6.4
准备样本
6.4.1 准备单组分纤维为8mm宽的多纤维布或漂白棉布。准备50 mm (2.0 inch)正方形的多纤维布或漂白棉布,将其 5.0
cm(2.0 inch)的一边与样本的表面接触并适当缝合起来。当使用多纤维布时,六种纤维是沿 5.0 cm(2.0
inch)边上缝起来,并将羊毛纤维放在右边。多纤维布的纤维带应与测试样本的纵向平行
6.4.2 准备单组分纤维为15mm宽的多纤维布。准备5.0 x
10.0 cm (2.0 x 40 inch)长方形的多纤维布,并将布的中间沿样本的 10.0 cm(4.0
inch)一边将他们缝合起来,并与样本的表面接触,使六种不同的纤维条与样本的横向平行。将羊毛条放在zui顶位置以防止纤维的损失
6.4.3
对针织品而言,为了避免布边卷起,同时也为了获得一个完整均等的测试结果,就是把针织布片的四边与漂白棉测试布缝合起来,将多纤维测试布附在针织布的表面
6.4.4
对起毛织物而言,将多纤维布片缝在细毛的一面
6.5 当要测试的样本是纱线时,可以用以下两种试验方法的其中一种。
6.5.1
将纱线用织机织成布片,按6.1-6.4.3准备要测试的样本及多纤维布片,每样本都要保留一块未经洗试的原办。
6.5.2
每种纱准备2束110米(120码)长。将每束折成50mm(2inch)的阔度及一合适的长度。每样本保留一未经洗试的原办。将磨擦测试衬布摺在毛束的每端,并将其缝或钉好。按6.4.1和6.4.2附上多纤维测试布。
七、
程序
7.1 表1是测试条件的摘要
表1,测试条件
测试编号温度C F 总液量洗洁精百分比有效氯含量钢珠数量时间min
1A
40 105 200 0.37% None 10 45
2A 49 120 150 0.15 None 50 45
3A 71 160 50
0.15 None 100 45
4A 71 160 50 0.15 0.015 100 45
49 120 150 0.15 0.027
50 45
※就每个试验的方法,参考第9章节
7.2 将皂洗机调至所需温度,预备适量的皂洗液,并将皂洗液预热至所规定温度。
7.3 测试
1A 用7.5×12.5 cm(3×5inch)的不锈钢杯,2A、3A、4A和,则用9×20 cm(3.5×8.0inch)的不锈钢杯
7.3.1
按表1中皂洗液的份量加入不锈钢杯内,这适用于测试1A,2A和3A
7.3.2
测试4A中,准备1500ppm有效氯溶液。测定次氯酸钠溶液中有效氯的含量,按下式稀释:
159.4 / % NaClO = g to add
准确称取漂液至1L容量瓶中瓶稀释至1升。在每个钢杯中,将45ml的皂洗液及5ml含1500ppm有效氯成份的漂液加入不锈钢杯内,使杯中总液量为50ml。
7.3.3 测试中,测定漂液中有效氯含量,然后按下式稀释: 4.54 / % NaClO = g to add
准确称取漂液份量到量筒加皂洗液至总液量为150ml,准备此溶液分别加入每个钢杯中。
7.3.4
在所有测试中,放进应加的的钢珠数目到不锈钢杯内。
7.4
将不锈钢预热至测试温度有两个选择:通过皂洗机或预热/储存组,若用皂洗机预热则可前去7.4.2。
7.4.1
将钢杯预热至测试温度并停留在该温度至少两分钟,并将测试样本放进钢杯内
7.4.2
将钢杯盖子扣好,可在不锈钢杯盖顶及胶封条之间加上TEFLON封条,以防止封条污染皂洗液。将7.5×12.5cm(3×5inch)的钢杯垂直地锁紧并将9×20cm(3.5×8.0inch)的钢杯水平地锁紧在皂洗机的转轴上。这样做是要令盖子先撞到水。在支架两边放上相同数目的钢杯。钢杯已预热,可前往7.7。
7.5
开始转动滚轴并预热,至少两分钟。
7.6
当钢杯转至直立位置时,停止转动,将钢杯的盖子打开,将样本放进杯内,再将杯盖盖好,但不要把盖子锁紧,将所有样本放进每个钢杯后,才按次序将杯盖锁紧(延迟锁盖是为获得均等的压力)。
7.7
启动皂洗机,使其速度为40±2RPM,时间为45分钟。
7.8
冲洗,脱水及烘干各程序对各测试而言,都一样。将机器停止,将钢杯取出开盖,将每一样本分别放入不同的烧杯。在烧杯内将样本洗水3次,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温度为40±3℃(105±5℉),时间为1min,并应间或搅拌或用手挤压。可用离心机或滚筒将多余水除去。将样本放在温度不超过71℃(160℉)的焙烘箱内烘干,亦可放样本在尼龙袋内然后放在自动旋转干衣机内,通常干衣机的出口温度为60-71℃或在空气中风干。
7.9
将样本放相对湿度为65±2%及温度为21±1℃之处一小时,然后才评估。
7.10
在评估前,先将样本的缝线剪去并将布片弄平滑,抓毛织物,则把有细毛一面擦顺,为方便评估,可将样本用卡纸订起,但卡纸应以不影响评估为原则。
7.10.1
样本若为纱线,则在与未洗试前纱线比较前,先将其梳或擦顺然后再作比较。